國際良心月專輯(3)—良心是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的關鍵
【文/李誠信】 2023/04/15

▲焦點儀式將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貼在「良心笑臉」,象徵用良心實踐,發光發熱。
國立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特聘教授盧明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報告指出,如果全球人類再不採取有效行動,到2050年每年將有超過25萬人,因為環境汙染跟氣候變化而死亡。良心是實現永續發展目標的關鍵,可以用良心來激勵人們對社會與人權的關注。

台灣綠色能源產業聯盟理事/義達創新董事長余金龍:環境永續是一門從死到生的「循環經濟」的生意,永續事業的核心不是技術,不是資本,也不是商業模式,而是「利他」,是「給予」,是「良心」。

行政院氣候變遷辦公室副主任黃偉鳴:分享環保署推動「全民綠生活」運動,希望全民從食、衣、住、行、育、樂、購的行為及消費模式改變,進而促使產業供給端的改變,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透過改變小小的生活習慣,創造大大希望的未來。

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高成炎:致力為台灣能源找解方,建立台灣第一座地熱發電廠,卻因為行政單位無法協調而導致地熱廠胎死腹中。在小年夜的前一天簽約贖回來,案子復活了,但是面對的問題跟以前一樣,政府五個單位互相矛盾,仍然沒有辦法解決。

社區規劃師張力元:每個人發揮良心與愛心隨手做回收,節省資源與能源,減少溫室氣體及其他空氣汙染氣體排放,減低對環境大地的惡負荷,甚至可以創造收益回饋社會。

中華民國中小學校長協會榮譽理事長薛春光:對政府提出實踐愛與良心的建議:1.社會大眾人才濟濟,才德兼備是用人唯一選擇。2.政治不應凌駕專業,民眾福祉與普世價值應優於政黨或主事者利益。

中華天德聖教總會暨中華人間醫療協會理事長王明:現今學生一開始都抱著救人、救世的胸懷投入醫療學習,然而畢業之後卻都不見了,這是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醫療也需良心來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