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領航(6)—良心行動與實踐成果
【文/張森】 2024/05/11

▲4月5日民團在台北市青少年發展暨家庭教育中心舉辦「良心領袖全球願行」分享會。
前駐法大使呂慶龍:外交是良心工作,而良心須要靠行動與正確的思維。921大地震時,台灣雖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但透過專業、良心和勇氣的交涉,讓聯合國救難隊一天之內就來到台灣。良心沒有國界,所謂地緣政治中,台灣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呼籲每個公民善盡一己之責,相互影響,這是最有效的良心工作。

前空軍中將副司令、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張延廷:政治人物掌握權力與資源,應以良心為先,要加強倫理道德觀念;然而政治人物常以權謀私,導致社會貧富差距擴大,年輕人面臨生育、居住等問題。強調國際良心日的重要性,透過國際合作與良心的發聲,實現和平與穩定,並要求政治人物依法行政,是否具備良心應受嚴格檢視。
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吳榮達:消基會對政策的監督,包括最近阻止有很大風險的醫療法案在立法院通過。消基會本著社會良心為民眾服務,例如食安事件協助檢驗、團訟、申訴,以及每個月邀請專家演講,都是良心的推廣。

新北市議員洪佳君:每一個人都有良心,希望每一個人把那顆心照顧好,推動正念教育,盼大家回歸自己、覺察自己,找到自己的良心,進而影響周遭。

良心教育點亮希望

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校長莊淇銘:有良知的老師看到學生有錯誤的觀念,一定會把他導正,找出正確的方法,讓他開發自己。當系主任時遇到一個成績快被退學、自認很笨的學生,教這位學生正確的方法後,結果考上碩士,拿到博士,成為國內最年輕的公立大學電算中心主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劉沂欣:教育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應該從家庭開始,教育下一代正確的價值觀。我們須要共同努力,從自己做起,節能減碳,少買不需要的東西,包括藥物。政府和社會也應該加強管理和推展相關活動。

逢甲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學系教授林俊德: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貫徹的就是「良心」。過去行政部門以個別角度來規劃,可能存在死角及本位主義,未來新的組織因應新的挑戰更應有新的作為。我們共同面對近年來種種自然循環失衡的問題,由2014年發起的「良心時代運動」就是最根本的,用善意和溝通找出最佳的解決之道,共同為地球永續而努力。

曾獲行政院青輔會青舵獎、教育部U-START績優團隊獎的科普教育老師官賢相:對待學生都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不僅注重知識的傳授,更強調品德的培養和實踐。以自己為例,無論年齡多大,都不應停止學習和成長,鼓勵大家追求夢想和擁有終身學習的勇氣。要奉獻生命,為社會、國家和世界培養具有影響力跟貢獻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