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子女飲食失序較高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24/04/26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發表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新住民青少年的飲食失序傾向高於一般青少年。臺大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陳端容教授表示,造成青少年飲食失序的途徑是複雜且多元的,可能與跨國家庭的健康識能不同、社會認同需求強度不同,對同儕嘲弄的易感性不同以及急於融入「瘦=美;瘦=健康」主流文化的「文化涵化」壓力等有關。

世界衛生組織二○二○全球肥胖年報指出臺灣為東亞肥胖率最高的國家。臺灣十九歲以上成人的過重/肥胖率達五○‧七%;約三十%的國中生為過重與肥胖。過重與肥胖體位易引發頻繁的節食或禁食與暴食循環、進食的內疚感、對身體形象過度關注與曲解,或是過度運動等異常飲食行為,簡稱為飲食失序(Disordered Eating)。

臺灣自一九九四南向政策以來,國際移民快速增加,依教育部統計,一一一學年各級學校新住民子女學生數合計二十八‧五萬人,占全體學生總數之七%,國中生為四‧二萬人。父或母以來自中國最多(四時三‧五%),其次為越南(三十五‧七%)。

為釐清台灣新住民青少年與一般青少年在飲食失序行為的差異,陳端容教授團隊在二○一九年三月至六月間,於新北市三所國中三十七個班級,收集共七二九名十三至十六歲國中生資料進行分析。在青少年及青年族群中發展成飲食失調症(Eating Disorder)的風險最高。臺灣目前已知青少年飲食失序盛行率大約在十‧四%至十七‧一%,本研究樣本在十一‧七%,與歐美國家的十二%至十六%相差不大。

造成青少年飲食失序的途徑是複雜且多元的。多數國際研究指出,過重肥胖體位造成同儕和家人的體重嘲弄或過度關切,伴隨嚴重情緒困擾,增加飲食失序風險。一般家庭媽媽對孩子肥胖的健康風險可能有較高警覺(融入社會規範程度高),對孩子的過重/肥胖易形成嚴格的飲食限制及口頭叮嚀,從而造成青少年感覺體重嘲弄與情緒困擾,增加進入飲食失序的惡性循環。新住民媽媽對孩子的肥胖健康風險可能持較寬鬆態度(融入社會規範程度低)。

其次,青少年對體型的高度焦慮與曲解與飲食失序與情緒困擾也習習相關。歐美國家研究指出第二代移民家庭子女的文化適應與身份認同困擾會增加飲食失序風險,但很少研究關注東亞國家(包括台灣)新住民子女的飲食失序問題。一般青少年多經社會比較得到認同,新住民子女可能因融入社會規範需求高,對同儕認同的易感性高,從而使同儕體重嘲弄增加情緒困擾,增加進入飲食失序惡性循環。

急於融入「瘦=美;瘦=健康」主流文化的「文化涵化」壓力可能增加新住民子女對身體意象的過度修正(over correction)。新住民家庭處於社會經濟相對弱勢,文化適應問題是否使新住民子女承受身心健康問題未有定論。

無論是新住民或一般青少年,肥胖/過重會引起霸凌及歧視,持續需要學校與家庭的關注。需暸解與發現飲食失序行為,有助於家庭及學校掌握青少年心理困擾外在化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