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热伤害 撇步报你知
【记者戴圣峰/新竹报导】 2023/08/11

▲苏柏维医师提醒,认识「中璁」及学习预防与应对,将能在紧急时刻协助自己与他人,避免严重至器官衰竭、昏迷等情况发生。(图∶卫福部国健署)
二十八岁的谢先生於周末前往新竹县山区郊山爬山,因担忧负重太重,故刻意减少携带水量,登山期间却又遍寻不著乾净水源,直到下山才有机会额外补充水分。下山後随即都待在冷气空调环境,但直到睡前仍感觉身体热热的,有轻微疲倦与头晕症状,故至新竹台大分院生医医院竹北院区家庭医学部就诊,经医师问诊後确定为中璁。

新竹台大分院家庭医学部苏柏维医师指出,中璁是一种严重的热量失调状态,是因身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水分容易蒸发、流失,却又没有适时的补充适量水分以及盐分;或者因台湾独有的高温湿热气候,使身体的热量无法顺利有效散热而导致体温升高。中璁常见症状除体温上升,还包含皮肤乾躁发红、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倦怠无力等。若情况未能及时改善而持续恶化,此时会使身体调节热量的机能失效,身体的核心体温将明显上升,无法排汗,并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等中枢神经症状,甚至进展到多重身体器官衰竭、神智混乱、以及昏迷。

苏柏维医师说明,在案例中,谢先生从事长时间的爬山活动,甚至有负重需求,因此容易造成身体水分持续流失,体温上升。再加上若是在炎热潮湿的夏季爬山,部分山区可能因通风较差,或缺乏遮荫,而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增加中璁的风险。所幸谢先生当下处置得宜,且警觉就医,就诊时生命徵象稳定,避免了严重并发症。

苏柏维医师提供一些预防中璁的撇步,民众可善加运用∶

一、注意适当的水分摄取∶高温下身体容易脱水,所以在长时间的户外活动中定期补充足够水分,并避免过量饮用含咖啡因或糖分过高的饮料,因为它们可能反倒会加重脱水症状,在酷热的天气中,补充含电解质的饮料或含盐分的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当在炎热天气下已出现口渴症状时,便是个警讯,应尽快补充饮水,并暂停当下活动,转移至阴凉处。

二、适当遮阳∶在炎热的太阳底下,尽量避免长时间的直接暴晒。戴宽边的帽子,或使用阳伞以提供遮荫,减少皮肤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机会。

三、选择合适的服装∶穿著轻便、透气、宽松的衣物帮助散热,并选择浅色的衣物可以反射阳光,减少身体吸热。

四、避免於高温时段户外活动∶在白天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之间的高温时段,应避免长时间的户外活动。如果必须外出,应定时至阴凉处休息。

五、使用辅助身体冷却的物品∶使用冷毛巾敷在头部或脖子上可以帮助降低体温。

六、知道如何应对中璁∶如果你或他人出现疑似中璁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协助。在等待医护人员到来之前,旁人可将患者先移至阴凉处,并给予电扇、凉水或冰袋以降低体温。

苏柏维医师提醒,中璁是夏季酷热天气期间潜在的健康风险,但可以透过预防措施降低风险,记住以上的六撇步,并了解如何应对中璁,在享受夏日缤纷精彩的户外活动的同时,维护身体的健康和安全。